来源:澎湃新闻5月17日,2025上海科技节启幕。当天上午举办的第四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主旨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作主旨报告时表示,在未来数十年,将不是“AI取代人”,而是“会用AI的人”取代“不会用AI的人”。蒲慕明分享了多项全球研究的数据,以阐明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变迁。其中,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针对欧美国家职业未来变化的研究指出,未来5年内有20%-30%的工作时间会被自...
2025年,中国酒店业在AI技术的驱动下,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效率革命。从"AI数字店长"到智能前台机器人,从动态定价系统到全链路数智化运营,AI不仅重塑了酒店的服务模式,更深刻改变了行业的竞争逻辑。今年以来,包括华住、首旅如家、旅智科技、雅里数科等酒旅企业纷纷加码AI,推动行业从"人力密集型"向"人机协同型"转型。深蓝智库采访调研发现,所有的受访企业均谈到了AI对酒店业的助力,其中AI将逐渐替代部分酒店人力,部分全服...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讯 (记者颉满斌 通讯员余若怡)记者5月7日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兰伟、靳志文以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李婧华组成的联合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高集成度、自供能、无线智能鞋垫,可实现足底压力实时监测与多运动状态精准识别。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走路、跑步这些日常动作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身体状态的重要信息。步态可以反映人体的运动状态、健康水平...
郭国平量子力学是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量子力学的建立催生了第一次量子革命,带来了激光、晶体管、核磁共振等重大技术突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进入21世纪,量子革命的第二次浪潮来临,基于量子的叠加和纠缠特性,催生了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一批新兴技术,将极大地改变和提高人类获取、传输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和能力。如果把量子科技比作一架“飞机”,那么量子计算就相当于飞机的“发动机”,量子通信就相当于飞...
“大模型厂商卷生卷死,开发者无所适从。”在百度开发者大会上,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这样描述大模型和应用开发的生存状态。他援引数据称,开源中国一年新增150万开发者,但同时开发者也充满焦虑。去年第四季度国内有49个大模型更新发布,到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字增长至55个,最多的时候一周有8个模型。大模型迭代速度快,模型能力越来越强,有开发者担心所做的应用被大模型迭代快速覆盖掉,因此白费功夫,不敢放心大胆地做应用。“这其实是...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4月23日电 (记者 李岩)2024年4月2日是第17个世界孤独症日。这一天,在“蓝灯行动”的教学现场,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正专注地听老师讲解,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一位妈妈激动地表示,“看到他高高举起想要回答问题的小手,还会主动提问,我们感到非常开心和惊喜。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强烈。”从2019年起,编程猫便启动了“蓝灯行动”这一品牌公益项目,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无偿编程教育,让更多“来自星...
经观汽车4月22日奔驰科技日上,奔驰带来了两款全新的产品和创新的技术。 全球首秀奔驰VAN.EA纯电架构平台首款概念车VISON V,是对未来的前瞻构想,融合豪华、恢弘空间与极致独特性,成为移动的私享贵宾厅,比如后排两个独立可以放倒的座椅,以及可升降式的65寸大屏。目前国内纯电豪华MPV被新势力霸占,本身就在MPV市场有话语权的奔驰,要用纯电引领豪华MPV进入全新时代,重新定义豪华MPV天花板。VISON V的量产车将于2026年上市,...
“从优越的区位条件到高效的政务服务,从产业链配套完善到创新生态的持续优化,成都始终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航空产业变革。”4月15日,在成都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上,空中客车(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商务、战略及业务发展负责人杨树栋分享了该企业在成都的成长故事及下一步规划布局。据悉,空客成都项目是空客公司在欧洲之外布局的首个面向全球的飞机“一站式”服务中心,为全球客户提供飞机停放、存储、维修、升级、改装...
来源:新华网新华网北京4月14日电(刘文敏 杜文杰)人工智能正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凭借技术创新和多元应用领域的迅速拓展,推动全球经济的变革增长。我国也迎来人工智能加速应用期,在此背景下,由北京电子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电数智”)主办的首届酒仙桥论坛将于4月15日至20日在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举行。那么,本次论坛都有哪些亮点?据了解,本次论坛以“开启AI生产力元年”为主题,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交流平...
能模拟人类自主感知、决策与执行,集授粉、打叶、疏花疏果、采摘功能于一体,复旦大学团队历经四年,自主研发出智能农业机器人。 复旦团队历经四年自主研发的智能农业机器人。 本文图片均为“复旦大学”微信公众号 图4月11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日前,在央视总台首届乡村振兴年度盛会上,一台助力农业生产的“大家伙”亮相。这台设施(种植)番茄精细化作业智能农业机器人,由复旦大学机器人与自主无人系统实验室商慧亮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