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信息化“授权赋能”的秘诀
2020-10-02 07:40:14
  • 0
  • 0
  • 0

——海尔水样组织的演进路径

来源:清华管理评论

导语
从固化的“科层制组织”到灵活、柔软、可塑性极强的“水样组织”,这一切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引领。

王玮 郑学青 储胡欢 / 文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海尔从生产“电器”到研发“网器”,从市场服务的离散参与点到组织市场的资源聚合体,从固化的“科层制组织”到灵活、柔软、可塑性极强的“水样组织”,这一切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引领。在海尔变革的过程中,强大的信息技术如何一次次授权赋能,助力企业转型呢?

授权赋能的双元逻辑

企业的成长筚路蓝缕,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发展阻力时,改变组织结构、释放企业活力的关键是激活企业的授权赋能机制。企业从组织和员工、授权和赋能两个维度突破自身束缚,借此可得到一个授权赋能的2*2矩阵。该矩阵的四个象限分别代表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聚焦重点(见图1)。

授权赋能矩阵蕴含了企业整体与局部、权力观与能力观的转化关系。权力观与能力观对立统一,随着时间的更迭呈现出双元交替逻辑,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不断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

授权赋能矩阵就像一个罗盘,作用于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在信息技术的牵引下转动指针,引导着企业在茫茫商海中动态演进。以下将通过海尔集团水样组织的转变过程予以清晰呈现。

“水样”海尔的演进

陈春花教授曾提出,企业中将逐步诞生出一种极具活力的组织形态——“水样组织”。海尔,正朝着这种水样组织一步步演进。

具体来看,海尔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传统科层制企业、网络型企业、平台型企业、共创共赢生态圈(见表1)。

第一阶段(1984-2005):

信息技术赋能组织——科层制的扁平化

这一时期,海尔采用传统科层制“金字塔”结构,通过精细化管理,严控产品质量。

迈出国际步伐,推倒内部坚“墙”

1998-2005年,随着中国加入WTO,海尔提出了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步走”国际化战略,以中国这一世界工厂为基地,辐射全球,创造国际品牌。如何充分调动自身资源,满足开放的市场和多元的需求,成为该阶段的首要任务。

这一时期,海尔简化中间层级,从庞大的科层制转变为扁平化的事业部制。为加快响应速度,增强企业竞争力,海尔开启了流程再造计划。受到战略管理之父迈克尔·波特“价值链”的启发,张瑞敏建立了“市场链”机制,引入“模拟市场”推倒内部坚“墙”,将外部压力引入企业内部。通过打通客户端至供应端的生产链条,促使事业部门流程互联,实现物流、商流、订单流的快速整合。

数据串联实现信息化赋能

为有效建立“市场链”,海尔开发了多个业务子系统,快速调配企业内部资源,其中包括国内首个B2C电子商务平台、全球领先B2B网上协同交易平台和供应链管理平台。通过多系统的串联,海尔以订单为载体打通供应链与生产链的数据壁垒,在战略业务单元间形成“市场链”,实现JIT生产模式。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物流、商流、信息流与资金流快速流转,赋予组织信息连接、价值传导能力,初步实现部门信息串联、资源合理调配的目标(见图2)。

在组织变革的第一阶段,信息技术如同催化器,经过串联式业务系统的赋能,完成市场链改造,将海尔的金字塔式科层制结构改造为扁平化的事业部制。企业结构的筒状“坚冰”,在内部协同中,已有破冰迹象。串联的“市场链”将自主责任意识逐步渗透到每一名员工,为水样组织的演进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阶段(2006-2012):

信息技术授权个人——初建网络型企业

2005年底,业务流程再造后,基于市场链的经营机制初步完成,海尔每一名员工都清晰知道谁是自己的上下游用户。

“以十攻十”,构建“人单合一”双赢模式

2006年海尔进入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全球化战略意味着海尔将开创全球研发体系、开拓全球客户网络资源。在此阶段,海尔需要面对西门子、伊莱克斯等强大的跨国家电巨头。这些跨国企业已经拥有上百年的资源积累,包括企业品牌、专有技术和客户关系,进入中国市场,是集中资源力量“以十攻一”。而传统科层制结构的海尔进入全球市场,则是全面出击“以一攻十”,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改变管理理念和组织形态,适应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张瑞敏开启了“人单合一”模式的探索,通过“人人都是CEO”的心理授权,激发员工个体活力,使海尔从“以一攻十”变为“以十攻十”。

“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以“人人都是CEO”为核心理念,通过用户驱动授权,让员工获取客户报酬,激发全球员工创造性。“人单合一”中的“人”即是“全球创客”、“单”即是“用户价值”,双赢管理模式包含了运营体系中“用户价值”、“全球创客”、“预实零差”、“用户付薪”四个基本要素。自主经营体围绕客户价值,明确预案、预算、预酬(三预体系),实现“预实零差”。通过“预案”的评比,争夺高额“预酬”的客户服务机会,并以“日清”的形式确保每日“预算”目标得以完成。最后,以用户评价和监督,确定员工最终薪酬,形成“用户付薪”的价值闭环。

数据集成促进信息化授权

为了激发全球创客热情,海尔围绕“人单合一”四要素进行全流程信息化改造,彻底打通价值传导中的员工授权壁垒,从“企业的信息化”转变为“信息化的企业”。2008年1月1日,海尔启动了以ERP系统为核心的GVS(Global Value Systems)集成项目,将约320个旧系统整合在36个大系统群中。以数据共享平台的形式,解决“数据烟囱”难题,实现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透明化。这在海尔内部开启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平权运动”,倒逼权力从领导层转移至最接近市场的一线员工。

通过信息化集成,海尔建立了集团级财务管理平台,匹配“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其中包括电子损益表、信息化日清平台和电子人单酬表。自主经营体在宏观上通过电子损益表,分析人力资源、服务有效性和战略损益;在微观上通过信息化日清平台每天聚焦总任务和完成情况;最后通过电子人单酬表检验每名员工的经营成果,实时检视预酬与结果酬的差距,快速制定“人-单-酬”闭环措施,最终实现员工自创新、自驱动、自运转。

一线经营体作为客户价值的创造主体,具有选择、决策、人事和薪酬分配权,并拥有对二级经营体的评价权。在信息技术推动下,二级经营体抽离于繁琐的核算对账工作,主动服务一线经营体,为用户创造价值。“人单合一”管理模式,使海尔的组织形态从“正三角”变为“倒三角”,从“领导分权”走向“心理授权”。信息技术授权一线员工就如同给他们插上翅膀,让每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机会(见图3)。

在组织变革的第二阶段,信息技术如同转化器,经过集约统一的信息系统授权,形成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将海尔的扁平化事业部制结构改造为倒三角式网络结构。此时,水样组织的雏形已经萌芽,员工个体的能动性已处于激发状态,每一名员工的责任感推动组织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造力,让冰山一样的组织结构逐渐实现“破冰”。

第三阶段(2013-2015):

信息技术赋能个人——升级平台型组织

到2012年,海尔组建了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在“人单合一”管理模式下,全球创客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热情。但此时的张瑞敏认识到,仅有热情远不足以创造更高的价值。企业内部的网状结构难以有效支撑经营体的资源调配需要,封闭的系统使海尔难以孵化出更多优秀的创客项目。因此,海尔急需打破企业外部的高“墙”。

开放平台,孵化小微

2012年12月,海尔宣布进入网络化战略阶段。通过充分利用市场化共享资源,海尔以“平台+小微企业”的组织形式,搭建创客孵化平台,颠覆传统封闭体系。

与原有的内部虚拟核算不同,小微企业作为真正的独立核算个体,通过对赌契约吸引全球一流资源。此时,海尔搭建的前中后三级立体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风险投资、产品开发、财务服务、法律咨询等综合性资源。其中,后台提供基础研发、通用渠道等公共资源,同时负责法务、品控、财务规则的设计;中台作为前后连接器,对小微企业进行投资评估与孵化;前台的小微主从后台快速获取通用资源和投资,专注产品设计、生产和服务,为客户创造专业价值。

数据平台支撑信息化赋能

为创建完整的赋能体系,海尔搭建三级信息化数据平台,实现互联协同、资源匹配。底层的SCRM用户数据管理平台和海达源模块商资源交互平台通过规范编码、数据共享,赋能小微深入分析用户行为特征、高效匹配模块化资源商;中层的海创汇孵化平台通过汇集融创基金、提供创业服务,助力小微快速成长;顶层的Hope(Haier Open Partnership Ecosystem)资源交互创新平台打破原有研发模式,通过社群交互、开放创新,赋能小微快速捕捉客户需求,凝聚创意、形成解决方案。在信息技术赋能下,小微主变成了用户痛点的捕捉者,具有敏锐的觉察能力和高效的问题解决能力(见图4)。

在组织变革的第三阶段,信息技术如同重组器,经过统一编码的立体信息平台赋能,实现市场化资源高效匹配,将海尔的倒三角网络结构改造为平台型组织。重组的过程就是组织结构逐渐“融冰”的过程,海尔平台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海纳百川,吸纳竞合各类资源服务小微,水样组织独特的动态适应力和包容性逐渐显现。

第四阶段(2016-至今):

信息技术授权组织——构建共创共赢生态圈

到2016年,海创汇创业平台已汇集3600家创业孵化资源,1333家风险投资机构,创投基金规模达到120多亿元。在海尔的赋能机制下,小微企业茁壮成长、聚合成网,俨然成为一个商业生态系统。作为平台主的海尔,如何持续滋养生态,如清泉一般源源不断为海量“小微”注入机制、文化和产业资源的支持,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命题。

水样组织,生态共赢

在万物互联的后电商时代,为融合社交化、场景化的服务主流,2016年海尔宣布开启诚信生态战略,以无边界的水样组织适配崛起的雨林生态。

在裂变的生态系统中想要基业长青、获得主动权,作为平台主的海尔需要创造生态品牌、主张生态价值。只有为生态带入生生不息的高黏性客户流量、提供高价值的核心资源,才能真正吸引生态参与者共同反哺生态,实现共创共赢。生态中的海尔,看似无形,实则无处不在,这是海尔进化为水样组织的一个重要标志。

“云”端信息技术实现组织授权

在雨林生态中,海尔以信息技术云化服务为基础,为生态带来不可替代的用户资源和生产资源,像雨一般润泽生态万物,带来持续创新的勃勃生机。

在用户需求侧,海尔在Hope创新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众创汇用户交互定制平台。小微企业在云化平台上直接获取用户碎片化需求,链接全球创客互动设计,形成社群交互效应,开发出千人千面的个性产品。2017年海尔开放的全媒体智能云交互中心,依托各类智慧家庭“网器”和全媒体渠道,与用户深入交互、勾勒用户画像,有效挖掘用户全生命周期需求。通过“有温度的交互”,海尔在生态中持续导入客户流量,为生态参与者带来高质量客源。

在生产供给侧,2016年海尔发布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Cloud of Smart Manufacture Operation)。该平台为跨领域、跨行业的生态参与者提供SaaS云服务,其中包括互联工厂共建、大规模定制、供应链金融、协同制造等8大生态服务。通过互联工厂快速定制化生产、智慧平台快速对接客户体验,海尔形成了独特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核心地位。目前,COSMOPlat已成功应用于家电、能源、农业等15个行业,形成丰富的生态多样性(见图5)。

在组织变革的第四阶段,信息技术如同助推器,经过“云”端的智能交互中心授权,形成独特的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将海尔的平台型结构改造为共创共赢生态圈。“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丰富的雨林生态并无固定的结构,海尔正以外柔内刚的水样特质,自我调整适应外界环境,同时以“水滴石穿”的坚韧性在逆境中突破发展。新冠疫情中,海尔的优秀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关于作者 | 王玮: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郑学青: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客户服务中心服务调度管理专责

储胡欢:暨南大学管理学院ME硕士生

文章来源 | 本文刊登于《清华管理评论》2020年7-8月刊,内容有删减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