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首个覆盖全产业链环节的低空装备机载系统选型平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低空装备机载选型中心,日前在闵行区金领谷产业园投入运营。该中心创新打造“机载系统4S店”服务模式,汇聚航空工业集团十大专业板块资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选型解决方案。这一平台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低空装备产业发展迈出关键一步,将有力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和集群发展。

走进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选型中心,航电系统、飞控系统、能源动力系统等十个系统展区依次排开。每个区域不仅配备实物展品和技术说明,还设置交互体验环节。“客户在这里可以直观了解各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中心负责人形象地比喻,“就像走进飞机机载系统的4S店,一次看全所有配置,还能现场选型。”
针对业界关心的机型适配问题,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心展示的飞控系统等核心产品已实现多机型覆盖,所有样机均面向客户开放选型。
作为产业链链主,中航机载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选型中心通过整合材料供应、研发设计到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吴泾镇副镇长李君遐介绍,吴泾镇被列入国家级民用航空机载装备集群,目前区域内已聚集117家上下游企业,其中45家专注低空经济领域。
这一产业集聚效应正持续放大。紫竹智能航电孵化器总经理丁嘉敏表示,依托“3公里航空产业圈”,已构建起“龙头企业+高校院所+科创平台”的产研共融闭环。孵化器正重点攻坚“无人智驾”“空地一体化”等三个前沿领域,培育自主创新智能航电企业集群。

与此同时,吴泾镇14平方公里战略留白区内,一座面向城市复杂场景的低空测试基地日前启动。该基地在200平方公里空域内构建起密布楼宇、码头、生产设施的“全景实验室”。上海低空公司总经理唐波表示,这里填补了国内城市低空飞行测试环境的空白。
测试基地将开展多机型、跨场景融合飞行,探索“谁先飞、谁让路”的空中路权规则,为全国低空交通管理提供上海样本。它不仅是技术验证场,更是产业生态的“超级孵化器”。上海低空公司已与交大、复旦等高校及数十家头部企业共建创新链,并计划在上海市内外差异化布局海岛、城市场景、极端环境等测试矩阵。
来源: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