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圈导师图鉴
2018-07-19 10:12:12
  • 0
  • 2
  • 1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作者:张友红

有三个人,会被互联网创业者们用另一种方式记住:导师。

互联网的故事,不知道有一天会不会被讲烂俗。那些年代剧里的情节慢慢变成了段子。江湖,总还是成王败寇。导师,却是一个精神符号。他们成功,其次让更多人直接或者间接成功。

曾经的偶像导师张朝阳

对于中国第一代创业的互联网人而言,张朝阳无疑是最早具有偶像光环的人。他早早地成功,成为后来创业者的楷模、偶像、目标。张朝阳到哪里演讲,台下都是满满的。他去深圳演讲,台下就坐了马化腾和李彦宏。

早年的张朝阳是中国第一代互联网的焦点。他首先示范了互联网创业一种“成功的模型”,很多互联网创业者都在对标着他,遥想上市的时刻。张朝阳身上有所有时髦的词:海龟、互联网创业、天使投资、美国上市。完成封官加爵,张朝阳用了不到四年时间。他不自觉的起到了一种导师的作用,激励第一批互联网人。

2000年7月12日,搜狐在美国上市。

2000年,对中国的互联网而言是个什么概念呢?

马云还在弄中国黄页。距离央视的编导樊馨蔓拍了一段马云的纪录片,他背着包敲门推销自己的产品,仅有一年之隔,纪录片里路人指着马云说,“骗子”。

马云在1999年去搜狐应聘,应聘的职位是首席运营官。给他面试的人是古永锵,搜狐的二当家。这次面试聊了一个多小时,马云没面上。也有说法是,马云只是想见见古永锵,聊聊。

2000年,腾讯弹尽粮绝,马化腾想把QQ卖掉,找不到买家。他首先想到的是偶像张朝阳,想用50万的价格把QQ卖给搜狐,张朝阳果断拒绝了马化腾:“你这东西我找几个大学生不超过3个月做得比你还好,根本就不值50万。”

这一年,马东敏把自己家菜园子里的菜全部挖掉,逼迫准备在硅谷拿着高年薪种菜养老当程序员的老公李彦宏回国创业。

马云、马化腾、李彦宏,这三个后来的BAT长老,2000年的时候几乎是从零起步,都在仰望张朝阳,一个象征成功的导师。2000年搜狐上市,市值4.9亿美元。

跟着张朝阳的人,在当时无疑也是最炙手可热的互联网人才。其中包括:古永锵、李善友、龚宇、王小川……

有意思的是,搜狐的三员大将古永锵、李善友、龚宇创业后几乎包揽了中国视频网站上市公司的名额。最晚上市的爱奇艺,市值如今已经突破260亿美元。

备受张朝阳重视的搜狐视频却一直没有完成上市冲刺。

2000年上市成功后的张朝阳,生活里一度只有俩字,“刺激”。他拽上孙楠、李冰冰、高圆圆等明星组成“搜狗美女野兽登山队”登上海拔6206米的西藏启孜峰。他买下豪华游艇,开泳装Party……

成名太早,为名而累。这样的话,大多会从一位高僧嘴里说出来。张朝阳就是这样一个人。要啥有啥,功名利禄缠身,后来的张朝阳得了忧郁症,险些出家。他有个出家的亲弟弟。在他抑郁的几年,BAT崛起,偶像光环不再。他曾经的小弟们成了全民偶像,真导师。

最像导师的导师

2015年,阿里巴巴收购了优酷土豆,作价45个亿,破了当时收购的顶价。把古永锵收入阿里巴巴。

如果写成剧本,这一段可以定性成:一个男人16年后的“复仇”,商场即战场。

如果要问张朝阳和马云的路数区别,古永锵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古永锵曾是张朝阳的老部下,在国富投资做投资人时,就被张朝阳挖到搜狐任职CFO。后来成为搜狐二当家,1999年遇到还是默默无闻的马云前来搜狐面试。2005年古永锵创办优酷,2015年优酷土豆被阿里并购。古永锵成了马云的部下,身价百亿。

在BAT年代,古永锵和马云站在了一起。这是他理性思考后的选择。

从阿里早期激进正能量的公司标语看,马云一开始就在用“导师”心态制定企业文化。鸡汤和执行力成为早年阿里办公室墙上的核心词汇。

马云当过老师,在杭州一个专科学校,教英语。后来出来创业,把同事也拉了出来,其中包括彭蕾。十八罗汉里除了蔡崇信,都没有高学历、高技术,但是在马云的号召下,十八罗汉成了中国互联网创业圈里最牛掰,最让人仰望的团队。

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很多阿里人在实现了财务自由后,黄袍加身选择离职创业。现在每年阿里都有一个“阿里人回家”的活动,回去的阿里人里,有几百个CEO不是夸张。滴滴的程维、挖财的李治国、蘑菇街陈琪都是阿里出来的创业者。有人做了统计,到2014年底,阿里就已经出了159个公司的CEO了。仅仅在互金领域就有51信用卡、挖财、铜板街、微贷网。插一句,这几家目前都没暴雷,数据不错。

马云越来越认真地在当好“导师”这个身份。他找到了柳传志、马云、冯仑、郭广昌、史玉柱、沈国军、钱颖一、蔡洪滨、邵晓锋九位企业家和学者,共同发起创办了湖畔大学,专门给创业者讲课。湖畔大学选址在杭州原“江南会”,山水林茵间,古朴风格的建筑里。

2015年3月27日,湖畔大学第一届开学典礼,马云出任湖畔第一任校长。他把阿里负责人事的合伙人专门抽出来负责湖畔大学,下的任务是,“办成一个300年的大学”。马云也讲课。如今,湖畔大学已经有三届学员了。学院录取率越来越低,报名的牛人越来越多。他们都自愿成为马云的学生,并以此为荣。学院的身价不低,有58姚劲波这样的上市公司老大,也有好未来张邦鑫这样的绝对行业老大……

最近马云又成立了一个机构,“罗汉堂”,研究新技术作用下社会经济形态变化等课题。关于社会,责任,人类,生死……

成立黄埔军校的第一导师

中国互联网发展晚于美国,美国互联网教父首推比尔·盖茨。1998年,在中国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候,比尔·盖茨对这个市场很感兴趣,要在中国创办一个研究院,他委托李开复成立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院里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人脸识别等前沿技术的研究。90年代末,互联网还是陌生词,PC机还没普及,李开复就带着十几个博士、海归科学家开始研究美国互联网市场关心的问题。中国研究院是它在美国总部之外设立的第二个分支机构。为的是支持微软未来十年的科学技术发展。

之所以选择中国,据说是盖茨去清华大学演讲时感受到学生们身上的热情,他觉得中国充满希望,在回美国的飞机上做出了这个决定。

李开复的任务是:微软带着8000万开始建设一个百人团队的研究殿堂。自此,这个台湾人也开始了在大陆的导师生涯。这一年,他37岁。

在成为“导师”之前,李开复19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博士,当年被《商业周刊》授予“最重要科学创新奖”。李开复也曾在苹果就职,他的身份是语音识别领域的科学家。1991年,他就掌握了人机对话的技术,并开发了一款智能对话机器人:小精灵。在美国,他是当时的学术明星。为此,他还上了美国的电视新闻。

在BAT成长为中国互联网巨无霸之前,在中国互联网还处于PC端起步阶段,微软研究院无疑是一个高级的地方,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能力和方向,对那个不成熟的互联网行业起到了标杆和扫盲的意义。那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和强壮的青年人的差距。

很多互联网能人会选择在研究院待一段时间,是学习,也是镀金。如果将曾经在研究院工作过的人列一个名单,现在看很有分量:百度总裁张亚勤、阿里云之父王坚、金山软件CEO张宏江、小米总裁林斌…...

人人车创始人李健,从百度产品总监的位置上辞职后就选择到微软研究院就职。他在这里接触到最前研的科技和方向,对于想创业的他而言,那段时间“想清楚自己接下来要干什么”。他曾对“商业人物”说,后来他认准了O2O,去了58同城,给姚劲波做副总裁,再后来创办了二手车交易平台人人车。

王坚是马云从研究院挖去阿里的。他是个心理学博士,其次才是一个高级码农。在研究院的黄金时间离职,投奔马云。

带领着这一批高级互联网人完成了十年互联网行业研究科普的研究院,和首任院长李开复堪称中国第一批互联网人的集体导师。

李开复好为人师,这不是秘密。他口才好,演讲功夫厉害,又站在最前研的科技研究院,李开复也成为成功的代名词。他喜欢谈成功,喜欢说人类话题,是一个嘴巴很灵的理工男。从2000年起,李开复陆续发表了七封给中国学生的信。他不仅成了互联网创业者的导师,也成了大学生导师。他似乎更享受后者,开微博,写书,文采飞扬。

2009年9月,研究院就职11年后,李开复创立了创新工场,这是一个投资机构。有意思的是,2009年是中国天使投资元年,当时很多人不明白投资,不明白创新工场到底是干什么的?它不生产东西,还把一帮创业的人弄到一起孵化,应该归类到哪里?

创新工场,其实是李开复创办的微软研究院的实践版,是李开复11年研究院工作后最好的创业方向,他研究中国的互联网创业,研究中国互联网技术方向,是最懂的那批人里的尖端人才。事实证明,创新工场选择的时间节点很对。后来,它在人工智能、消费升级、在线教育、文化娱乐、企业服务与升级、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下重注。抓住了中国互联网创业第二波浪潮,狠狠地投出一大批明星企业。

插一句,创新工场也成了中国天使投资人的摇篮,走出了一批早期优秀的投资人。时也,运也。方向对,个人选择就更容易成功。

2013年,李开复查出淋巴癌,一年后复出,这位导师变的不那么“好为人师”,开始说更接地气的话,开始活得自我。他做了自己的纪录片《筑梦者之李开复忏悔录》,写了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承认自己曾经的虚荣。

抑郁症好了后,张朝阳也活得更自在舒坦,接地气了。他开直播,成了超级大网红。

导师,不是一个好当的角色。要很成功,还要理解生死。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