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唐烨
一位脑部受损的女教师,用“意念”为学生打出了一长串的学期评语;一位患有癫痫的小伙子“脑控”着打了一盘《王者荣耀》游戏...... 在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脑虎科技”),日前,记者观看了这样一段视频。“不仅如此,与AI大模型结合后,人类已经实现超语速交流,一分钟嘴不动手不抬,光靠想就能输出300多个汉字,比正常人说话快一倍。”“脑虎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陶虎说。
这背后依靠的是当下最火的脑机接口技术。脑机接口被称为“下一代人机交互革命”,但其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陶虎带领团队,以“柔性植入”为技术核心,从材料、芯片、算法到临床应用全链条攻坚,用短短5年实现多项“从0到1”的突破,让中国在该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锚定“最难赛道”
翻看陶虎的履历,会感觉这个人物不一般:作为天才少年,他16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技术专业,2006年获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物理电子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美国波士顿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后来在美国塔夫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任助理教授。
2014年,他回国深耕先进传感器技术,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这样的经历已让很多人羡慕,但陶虎没有满足。2019年,他受家乡江西赣江新区邀请,调研传感器产业,敏锐意识到:脑机接口作为“人体最难传感器”,既是多学科交叉的技术高地,也是能改变千万患者命运的民生领域。
彼时,他已带领团队完成脑机接口的动物实验,但推进人体临床研究,必须有企业作为技术转化载体。于是,他在赣江新区创办了企业,成为国内最早聚焦“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的企业之一。
2021年,为整合更优质的科研与产业资源,陶虎在上海成立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正在建设中的黄浦区“中央科创区”,形成“研发在沪、生产在赣”的模式。
2024年底,面对脑机接口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的关键期,陶虎作出了一个“破釜沉舟”的决定:辞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的稳定职位,将全部精力投入“脑虎科技”。
不贪恋既有成就,向着更具挑战性的目标前行。他告诉记者,我并非从科研走向创业,而是从已知走向更大的未知与可能;从实验室里确定的光,走向人类智能边界更广阔的尽头。
实现“从0到1”突破
这几年,在国内外,脑机接口产业风起云涌,技术路径也各不相同。呼声最大的技术路线之一就是美国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创立的Neuralink所采用的“深部植入”路线:能向脑中任何地方的神经元写入信息,实现生物大脑与外部机器之间的高带宽连接。但前提是,要把一根根比头发丝还细的电极,往大脑皮质层内里侵入。
面对国际巨头的技术路线,陶虎没有盲从,他始终坚持自主判断:脑机接口的首要前提是“安全”,其次是“多脑区覆盖”。
他选择了“柔性皮层植入”路线,将电极放置在大脑皮层表面而非插入更深入的皮质层,对病人损害少,又能实现跨脑区信号采集。
“如果把大脑比作城市,Neuralink聚焦‘巷战’,即单神经元。我们先看‘城市全貌’,即多脑区协同,这更符合临床需求的优先级。” 陶虎说。
为实现这一路线,他带领团队攻克“柔性电极材料”核心难题:创新性地采用半导体微纳制造工艺,成功研制出超柔性、高密度的“256通道μECoG电极阵列”。
记者在“脑虎科技”看到,一块还没有邮票大的芯片,上面有几根比头发丝还细的电极,将这一材料,贴在大脑皮层,就能实现人脑与机器的深度连接。
好技术要落地才有用。陶虎带领团队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快速推进技术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
2022年,脑虎科技率先获得国内植入式脑机接口临床伦理批件;2023年,完成动物实验关键突破,实现了拉布拉多犬运动轨迹解码、恒河猴“意念打游戏”的突破;2024年,实现了全球首例“实时汉语解码”突破,大脑语言区受损患者借助设备实现语句输出,速率接近正常人语速的一半,还实现“意念办公”“双脑互联远程对话”场景。
今年,企业不断攻克复杂场景应用:如,让癫痫患者通过脑机接口精准操控《王者荣耀》《黑神话:悟空》等大型游戏。“患者的反应速度接近传统鼠标操作水平,这标志着我们的技术从‘医疗康复向‘生活赋能’实现了跨越。”陶虎说。
一颗沉得住的心
脑机接口涉及神经生物学、材料科学、微电子、临床医学等多个学科,团队是核心竞争力。“脑虎科技”上海总部人数不多,只有92人,其中七成为研发人员;但每个人都是陶虎亲自挑选的精兵强将。
“我要求科研人员不仅要有专业能力,更要认同‘技术造福人’的愿景。我们的科研人员涵盖20余个专业,其中不乏《科学》《自然》子刊作者,临床神经外科专家等顶尖人才。“陶虎说。
为激发团队创造力,陶虎打破“科研壁垒”:在公司内部设立“跨学科项目组”,鼓励材料工程师与神经外科医生共同参与手术、算法研究员与患者沟通需求。他常对团队说:“脑机接口不是‘闭门造车’,要让懂技术的人懂临床,懂临床的人懂技术,才能做出真正有用的产品。”
在陶虎的带领下,“脑虎科技”已成为国内脑机接口领域的标杆企业,累计获得数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盛大、红杉中国、中平资本等顶级机构。2022年,企业入选MIT Tech Review“全球最聪明50家公司”,是当年唯一入选的中国脑机接口企业。企业目前是全球唯一同时实现“实时运动解码”与“实时汉语解码”的侵入式脑机接口企业,技术水平获国际同行认可。
当下,国内外的脑机接口产业正热,资本也愿意向这个领域投钱。但陶虎始终保持清醒:“我最怕脑机接口像之前的黑科技一样,还没做出来就被‘炒’烂,急功近利容易走偏。”
他多次公开呼吁行业:多做实事、少讲故事。他强调“脑机接口的核心是解决患者需求,不是资本游戏”。在他的推动下,“脑虎科技”始终以“临床数据”为核心披露信息,从不夸大技术效果,为行业树立了“务实”标杆。
认识陶虎的人,都说他天才;但熟悉他的人会加个定语:说“他是刻苦的天才”。
过去20年,他从未休息过一天,春节、生日都在工作。“好多关键论文都是在特殊日子里投稿的”。他甚至没有啥业余爱好,唯一的“放松方式”就是吃一碗重油重辣的家乡南昌米粉。“5分钟就能缓解焦虑,不耽误工作。”
他最欣赏的运动员是网球运动员纳达尔。“他有着‘不言放弃’的精神,即使面对技术难题与行业质疑,也始终坚持自主路线,从不妥协。”陶虎说。
红包分享
钱包管理

